2025年6月是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战略部署,近日,工程院以“筑牢科研生产安全根基,提升员工隐患排查能力”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第二届“卓灵杯”安全技能劳动竞赛。
本届竞赛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以赛促学、以练促战,全面提升全员安全实战能力,纵深推进“三基”工作,筑牢科研生产安全屏障。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审定竞赛方案,体现了对本质安全建设的坚定决心。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朱振中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安全总监刘匡晓主持启动仪式并对竞赛规则等予以现场明确。
朱振中强调,通过“以赛促学、以练促用”的实践路径,系统构建安全能力培育体系。一是深化全员安全素养建设。依托安全知识竞赛、事故案例推演等多元化形式,将“五懂五会五能”的知识架构转化为肌肉记忆,使安全行为准则深度融入日常科研生产全过程。二是锻造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定期开展情境模拟培训、应急处置技能练兵等活动,构建覆盖全岗位的应急响应网络,切实将每位员工培育成能预警、会处置、善联动的安全生产“最后一道防线”。三是淬炼系统性风险辨识能力。借助隐患识别竞赛等载体,培育“穿透式”思维模式,塑造既能运用“望远镜”把握全局风险趋势,又能操作“显微镜”洞察装置细微异常的复合型专业能力,实现安全隐患的精准捕捉与超前防控。
共有来自研究(研发)中心、支持中心,子公司的17支参赛队伍、85名选手参加比赛,一线科研人员占比达75%,青年骨干超过60%。京外4家单位视频参加竞赛,真正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从室内到技术支持现场”的全域覆盖。比赛设置心肺复苏、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隐患排查等科目。
竞赛现场紧张有序,参赛的院专家、业务骨干、新入职员工、属地化员工等个个炫技能、亮绝活、展风采。取得单科目“满分”共计15人次。其中,取得心肺复苏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双项满分”共计3人次。
隐患排查科目,通过观看选择给出的图片和安全标识,以参赛小组为单位,判断图片中的隐患点,同时,拟制符合实际的管控措施。
心肺复苏实操要求选手操作熟练、动作规范,且在3分钟内完成所有操作步骤,主要考察评估环境、判断伤员意识、启动急救系统、胸外心脏按压、检查清理口腔异物等10个步骤24个得分点。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作为技术支持必备技能,要求选手清晰流程、动作熟练,主要考察检查准备、呼吸器佩戴和结束工作等3个步骤23个得分点。
参赛员工纷纷表示,要以此次竞赛为契机,练就科学避险的“火眼金睛”,锻造化险为夷的“钢筋铁骨”,培育“人人都是安全员、处处都是安全岗”的生态沃土,以优异的安全业绩保障工程院高质量发展!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百沙路197号中国石化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2206 电话:010-56606666
技术支持: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