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亢,我正在编写项目结题报告,关于《科研成果报告编制规范》的要求还有点不太清楚,请问下坐标图中的单位应该怎么表示?日期之间是用‘—’还是‘~’?”“张亢,我这项技术应该在哪个标委会申报行标立项?”“规范类标准的条款语句这样编写行不行?”……
这只是科服中心标准化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剪影。“严、细、实”可谓是标准化工作的“及格线”,但想拿到及格分却不容易。张亢作为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一员,是工程院大知产管理中的优秀年轻代表。
同事眼中的张亢是一位积极阳光、充满活力、善于学习、踏实肯干的人。“一些临时性、紧急的工作安排下来,张亢总会积极承担,而且能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严、细、实’方面,为大家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同事说。
2020年,张亢入职工程院。由于先前并未系统性学习过标准化相关知识,对标准条款的描述和编写规则很陌生。刚好又赶上院级标准报批复核,时间紧任务重。面对20多项标准文本,初出茅庐的张亢不畏困难,认真学习标准化文件起草相关的国标和文件,积极参加培训班,系统学习标准起草规则、标准文件的结构等基础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快速磨炼,迎头赶上。签订“师带徒”协议后,在师傅张玉荣的指导下,张亢更是如虎添翼,不仅专业知识更加全面扎实,而且快速掌握了标准化工作的流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张亢在思想和作风上,继承了师傅的严谨、细致、认真!
随着工作的深入,张亢对标准化工作的理解持续加深,业务能力快速提升,每年给新员工讲授“工程院企业标准制修订流程”“院质量管理规范体系”“标准化基础”等课程内容,普及标准化基础知识和科研质量管理的相关规范。
2022年起,工程院全面开展科研过程质量控制。张亢作为主要成员,推进落实科研项目上云,确立了各类项目文件夹结构、技术文档命名及编码规则,结合科研项目归档要求分层分类设计,既提升了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又将项目结题归档的工作前移,提高了科研协同效率。同时,编制了院通用多媒体汇报模板及易错提示。实施后,仍然有不少同事不清楚材料编写要求,对图、表、公式以及单位符号的使用细节存在疑问。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张亢都耐心地一一解答,主动走近科研人员,面对面答疑解惑,以实际案例讲解,取得了不错效果。在加快“流程化、标准化、模板化、产品化”建设上,张亢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不仅如此,张亢积极落实“严、细、实”责任,与科技管理部一道,形成了从组织征集、材料审核、专家审查、修改完善、上报提交的全流程标准制修订质量管控机制。协助开展标准立项复核、报批、复审等各类材料200余次;协助总部科技部组织完成标准立项论证会、审查会、归口工作会等各类会议;组织开展国家、行业、中石化企业标准的立项申报工作,完成钻井、开发、页岩油、页岩气、地热能等各专标委50余项标准各阶段材料的初审及提交。
在完善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体系工作中,张亢积极对标三大油服和华为公司,借鉴IPD产品开发理念,组织制定工具类、仪器类、油田化学剂类、软件类等5项产品研发管理规范及成熟度定级规范,明确了产品研发流程、过程控制文件以及各阶段评审节点和要素,注重研发过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研发过程的可追溯性,以标准化文件支撑技术链、产品线打造,为科研立项、成果验收量化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组织编制《科研项目质量管理规范》《科研实验管理规范》《科研项目成果报告编制规范》等3项标准并发布实施。
短短三四年时间,张亢实现了从新人到骨干的跨越式转变,累计取得标准研制编写与审评方法综合能力、一级企标编写资格等5项证书,共组织制定发布3类21项标准,涵盖科研项目管理、产品研发、科研实验活动等,建立并逐步完善院技术研发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院创新空间项目1项,参与制定中石化一级企标1项、院级标准2项,获得局级奖励1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张亢的辛勤付出和不懈追求。标准化工作的稳步推进,为工程院科研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他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也在青年员工中树立了标杆,得到广泛认可。
张亢说:“任何一项工作,只有从细微、细小、细节处入手,才能真正做到严格标准、严格要求、严格监督,只有举着‘放大镜’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做到目标实、措施实、效果实。标准化工作拿及格分是远远不够的,在锤炼‘严、细、实’作风的道路上,我们会一直前行。拿优秀分虽然很难,但我们会努力,力争组织编写出更有分量的标准,让工程院的成果显示度更高,在世界一流研究院建设中贡献我们标准化的力量!”
师傅指导张亢工作
张亢虚心请教师傅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百沙路197号中国石化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2206 电话:010-56606666
技术支持: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