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丨追逐梦想,勇于探索 ——记“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李鑫

近日,当2024年度中国石化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奖名单公布,李鑫荣获“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的消息传来时,同事们纷纷向他祝贺。

“比我优秀的人有很多。这次虽然是我个人获奖,但这更是每个科研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会一直向大家学习、请教。”面对荣誉李鑫淡然地说。

这就是李鑫,一名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的科研人。

多年来,李鑫先后主持或参与15项科技部、油田事业部及院控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论文11篇,以第一完成人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局级科技进步奖1项。7次获得工程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李鑫在涪陵页岩气田技术支持

厚积薄发勤探索,追求极限勇攀登

“人类的钻井极限是多少?怎么最大程度穿越油气藏,提高油气采收率。”这是上学时导师给李鑫提出的课题。这也奠定了他一直从事超深井钻井、页岩气超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的决心。

要想打的远,钻头至关重要。常规PDC钻头具有进尺高、钻速高等优点,但在硬地层中会出现多种有害振动,影响PDC钻头的使用寿命和钻井时效。看到取心钻头作业时通常比较稳定,他就想,能不能借鉴取心钻头的原理,创新设计一种可以实现硬地层稳定钻进的凹型稳定PDC钻头呢?

说干就干。原理分析、草图设计、数值模拟、参数优化......

经过艰苦的努力,李鑫最终设计出一套完整的适合硬地层钻进的凹型稳定PDC钻头设计方案。随后,他又虚心向团队专家孙明光、玄令超请教,经过大家的指导、改进、提升,该钻头最终进入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团队专家孙明光竖着拇指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套完整的钻头方案,确实超乎我的想象,小伙子,有灵气。”

而这也让李鑫对持续研究PDC钻头产生了浓厚兴趣。当科技部基础前瞻项目可调刀翼式PDC钻头前瞻研究工作开展,他以技术首席参与,设计了可调刀翼式PDC钻头样机试验方案,丰富了中国石化PDC钻头技术系列。

参与页岩气钻井技术攻关,提出页岩气4000m水平段钻完井技术方案、长水平段“一趟钻”钻井技术先导试验方案、页岩气井工厂立体开发最大布井数预测方法等,为焦页18-S12HF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刷新国内页岩气井水平段4286m最长纪录贡献了力量;为江汉油田提出了两套完整的“瘦身井”井身结构及配套施工方案,为“瘦身井”在江汉油田的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基础。

不畏艰难肯吃苦,勤学苦练担使命

“我对自己的科研攻关能力有一定自信,但是现场经验却需要好好磨炼。”对自己,李鑫方向明确。

刚刚入职,李鑫就前往涪陵页岩气和南川页岩气开展技术支持。“跑现场、做方案、写材料、作汇报,与甲方专家探讨,了解油田的技术需求和现场作业要领,可得劲了。”曾经带他工作的师傅周号博说:“在控压钻井技术支持现场,值夜班、爬井口、换胶芯、记数据的劲头,让井队员工都佩服。有个井队长说,没想到这个白白胖胖的小伙子干起活儿来还真卖力。”

作为一名“90后”,他的吃苦耐劳令人印象深刻。

2020年4月,正值疫情爆发之时,李鑫随原钻井所党员突击队张建龙、张洪宁紧急奔赴西北油田开展定向井技术支持及多点监测工作。曾经一次连续记录了18个小时数据,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师傅说:“你小子可以啊,屁股还能坐得住,盯着屏幕这么久,脑袋还能转得动。”

在同事们眼中,李鑫还是个“爱挑刺”的人。多年的同事张建龙说:“在现场看到什么工具不称手‘傻大笨’时,他就想着怎么改进一下”。

从事岩石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工程等多项目研究以来,他改进井眼轨迹电子多点监测技术作业操作规程12处;在技术支持过程中通过观察现场装备工具的不足,申请发明专利6项。

冲在一线听炮火,奋发向上创辉煌

2023的夏天对于李鑫来说是个充满收获和喜悦的季节。7月的一天,随着产房的一声啼哭,可爱的小生命诞生了,儿子的出生给李鑫带来了初为人父的喜悦。

同时,李鑫也接到了去油田一线学习锻炼的通知。

“只有深入的了解油田需求,才能打磨自己的技术能力。可哺育儿子的重任就落到妻子一人身上,真有点说不出口。但她支持我到一线去锻炼。”面对妻儿,李鑫内心充满愧疚。

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坚定地来到了胜利油田。“接地气”地探索油气开发理念及先进的钻井技术装备,让他更深刻体会到科研创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责任重大。

“井位论证、单井设计、产能建设方案的会议参加的越多,我越能体会到地质工程一体化的重要性,高成本的优势单项技术或许能够解决一项难题,但注定不会长久。油气开发是在诸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高成本的技术随时都会被淘汰。”李鑫说:“我们青年人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作为工程领域的青年科研人员,目标只有一个,按照油藏提问题、工程想办法,利用低成本的钻完井专业技术和装备工具为经济效益地实现油藏地质目标和油田产量目标贡献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相信,在新时代的征途上,李鑫和每位工程院人的努力,终将汇聚成祖国石油工业光耀灿烂的未来。


信息来源:院网新闻
2024-07-24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百沙路197号中国石化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2206        电话:010-56606666

技术支持: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法律声明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3723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