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我院在德州组织召开中国石化固井与完井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旨在进一步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将固井与完井重点实验室打造成科学理论创新中心、原创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成果应用中心,引领固井与完井工程技术发展,提升油气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的保障能力,为院十五周年生日增光添彩。
中国石化固井与完井重点实验室自2014年挂牌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固井与完井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紧紧围绕国家、集团公司战略,严格按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部署,以“建设国际一流固井、完井和工具技术研究中心”为目标,以服务勘探开发、支撑石油工程发展为己任,强化自主创新,着力成果转化,有效支撑和解决了现场固完井技术难题。
实验室成立以来,承担国家及集团公司重点科研项目24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32项,授权专利200余件,攻克了深井超长封固、超高温、超高压气窜、酸性气田腐蚀、储气库周期交替注采、页岩气井环空带压等一系列固完井难题,高质量完成了实验室阶段目标任务。2024年,为强化“两链”融合,支撑集团公司油气与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集团公司科技部批复增设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为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
会议宣读了“关于更新中国石化固井与完井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的通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德利担任固井与完井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集团公司首席专家曾义金任副主任,副院长、总工程师丁士东担任管理委员会主任,周仕明、何立成、杜征鸿、郭朝辉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会上,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周仕明汇报了“中国石化固井与完井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重点介绍了基本情况、固完井技术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规划;胜利工程固井中心和西南工程固井分公司分别介绍了胜利与西南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及规划。来自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等单位相关领域16位学术委员与专家审议了实验室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报告,对实验室取得的进展充分肯定,并就实验室整体规划、重点技术攻关、人才梯队建设、知识产权布局、管理体系优化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意见与建议。
中国石化科技部张奎林指出,一要切实发挥固井与完井重点实验室技术引领作用,加强工程总院与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西南石油工程公司的资源共享、软硬件整合与“双链”融合。二要更加明确研究领域,在固井理论、材料、工具、工艺等方面持续发挥优势,在完井领域聚焦与固井紧密联系的特色技术,打造有机整体。三要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固化、优化研究人员与团队,集中优势力量攻关重大难题;四要锚定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加强标准化建设与成果引领。
丁士东强调,一要充分落实学术委员会指导意见,突出一个整体,强化胜利与西南工程协作共赢,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发展规划,明确实验室定位、发展目标、研究方向,并落实到位。二要充分发挥管理委员会职责,贯彻落实中国石化关于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确定年度工作计划、重大学术活动、人才梯队建设,提升执行力度。三要持续扩大学术与技术影响力,以工程院与重点实验室为主体,承办固井学组2024年工作会议暨第十二届固井技术研讨会,汇聚合力为固井学科建设添砖加瓦,推动石油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百沙路197号中国石化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2206 电话:010-56606666
技术支持: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