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间,他总是坐在自己的工位上,两眼紧盯电脑屏幕,两手不停地敲击键盘。他在赶活……
石化通部门工作群里,不时有人@他,他又有新任务了……
谁都看得出,他很忙。而他只是说一句:“时间紧,任务重,没办法”。
只有午饭后,可以看见他出了单位大门,急匆匆走上很大一圈。他的万步率就靠这一走来保障,多年来一直保持100%。
这让我想起亚里士多德那句名言:“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的确,在战略规划研究中心,他是最优秀的员工之一,不但踏实肯干,而且作风干练、执行力强。因此,入职十多年来,他每年的年终考核结果都很不错;也因为各方面表现优秀,他获得了一系列奖励与荣誉。
他,就是战略规划研究中心战略规划室主任、正高级经济师、主任师姚云飞,一个热爱学习、努力工作、成果丰硕的人。
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姚云飞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入职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进入当时的战略规划研究所。
出身名校,又是博士毕业,学习能力自然没得说。姚云飞有很强的责任心、很足的上进心,也能清醒地认识自己。
常言道:敢于解读自己的人,是敢于面对现实的人。
工作后,姚云飞逐渐意识到,战略规划研究工作对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背景、战略方向洞察力和分析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研究人员深入了解行业趋势、竞争对手及市场需求动向,收集行业、市场、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各类数据加以整理分析,研判行业、市场及技术趋势、竞争对手战略动向等,构建和运用科学的战略分析研究方法,为制定系统性、前瞻性发展战略提供全面支撑。
结合工作及时发现自己知识方面的不足之后,他通过主动学习去弥补。他有针对性地购买专业书籍,夯实专业基础;广泛搜集网上资料,大量阅读文献,并积极“走出去”与同行交流。他的热爱学习促进了他显而易见的成长,工作9年即评上正高职称,这在研究软科学的人当中可算是佼佼者了。
一个努力工作的人
参加工作以来,姚云飞一直从事石油工程发展战略研究、发展规划编制及行业发展报告编写等工作,他注重打磨研究方法和提升成果质量,对工作一丝不苟,极力追求材料的权威性、全面性和准确性,规划和建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这些工作,看着都有压力,做起来更是不容易。
面对这么重而难的工作任务,加班加点肯定是免不了的。而事实确是如此,按照姚云飞本人的说法,他作为项目骨干成员或者负责人,凡事都得冲锋在前,以确保按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所以付出辛劳是必不可少的。
但战略规划工作,不仅仅是力气活,更是要拿出全部的个人能力,调动每个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团队具有清晰的目标、协作的精神、创新的思维、科学的判断。面对山一样的工作任务,姚云飞每一次都穷尽智慧地交出了合格答卷。
他的努力没有被时光辜负,他不仅做出了不凡业绩,也获得了领导、同事的信赖和高度认可,多次一致推荐他作为院里各种“先进”“优秀”个人的候选人。
一个成果丰硕的人
卢梭说“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最终必然会成功”,这话不假。姚云飞的经历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通过不懈的努力,他不但圆满完成了所有工作任务,而且捧出了丰硕的成果。
工作至今近12年,他先后承担或参与集团公司、工程公司、工程院等战略类课题10余项,编制发展规划15项,完成各类参谋支持任务70余项。参与完成的规划均得到发布实施,得到集团公司油田事业部、石油工程公司等相关部门的好评。部分成果提高了中国石化上游板块在国家、行业层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中石化石油工程业务转型发展和上游板块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参谋支持作用。其中,让他引以为傲的是,执笔编制的多项研究专报被国办、国资委、集团公司采纳,部分得到集团公司主要党组领导的批示。
深耕战略规划,也为他带来了许多成果奖励和荣誉。截至目前,他获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集团公司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2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第一和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除此之外,还多次获得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想,姚云飞肯定是深刻领会了这句话所表达的哲理,所以他一直都很努力……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百沙路197号中国石化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2206 电话:010-56606666
技术支持: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